江屯镇
作为省“百千万工程”第二批典型镇
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
通过科学规划、产业振兴
环境整治、社会治理创新等多维发力
成功打造出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
治理高效的典型镇样板
全力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落地见效
那,如今的江屯镇
变化有多大?变得有多美?
跟着宁小布一起来看看吧~
美丽乡镇入口通道
步入江屯镇,首先引人注意的便是其独具匠心的镇标,巧妙融合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岭南地域的鲜明特色。而镇标下部的竹构件框架,也展现了广宁竹子之乡的独特魅力。入口通道两侧还种满紫荆和银杏,与镇标相映成趣,自然景致与人文情怀在此相互融合。
▲江先梅 摄
门户的设计别出心裁,沿线景观与建筑风貌焕然一新,吸引着每一位访客踏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。通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造,提升了镇区的整体形象,也成为了展现江屯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,让人流连忘返,心生向往。
美丽乡镇入口通道
▲江先梅 摄
美丽河道
江屯镇美丽河道总长1.5公里,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穿镇而过。河道两岸,人行绿道蜿蜒伸展,沿岸树木葱郁,草坪如茵,经过精心清理的河道更显清澈见底。水坝、挡土墙与亲水平台等设施一应俱全,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、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。
▲江先梅 摄
清晨或傍晚,河畔成为了市民们漫步、休憩的热门之选,两岸美景与悠闲人群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,成为镇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▲江先梅 摄
在这幅实景图的推进实施过程中,干群齐参与,以“众力”为“主力”推动典型镇建设,村民群众主动让出土地,支持河道拓宽、公园建设等。
营岗村村民 莫树林
我们村的村民纷纷让地,用来建设河道和公园,现在,早晚很多人在河道散步,到公园游玩,我们都感到欣慰,大家让地都让得有意义。
绿美生态小公园和小广场
在江屯镇,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,以竹山顶公园、思源公园为代表的四个精致小公园,携手璀璨夺目的中心广场,共同编织了一个集休闲、文化与体育于一体的绿色空间网络。
▲江先梅 摄
在这里,不仅美化了环境,更丰富了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,可以让每一位访客都能在自然怀抱中享受身心的愉悦与放松。
思源公园
居民陈女士表示,眼见着圩镇逐渐变好,环境变化很大,还有很多休闲游玩、强身健体的地方,平时会和家人一起到河边、公园散步。
群众 陈燕梅
现在经过建设之后,圩镇环境变得很美,有很多游玩的场地,种植了许多花花草草,也装上了路灯。很多居民吃完晚饭后,都会来公园这边散步游玩。
外立面提升样板
在外立面提升样板工程方面,江屯镇以匠心独运的设计,焕新了镇容镇貌。拆除破旧附属设施,对主街沿线60多栋房屋、广场与法院周边建筑及圩镇零星节点建筑进行风貌提升。同时,对圩镇入口通道、主街入口等重要节点的外立面进行完善。
在文化广场旁的连片房屋,采用墙绘的方式,以镇域自然田园风光为主题,融合了山、天、田、水等元素,展现出一幅清新和谐的乡村画卷,为居民打造一个温馨且富有诗意的生活空间,成为了打卡的新地标。
美丽示范主街
美丽示范主街位于江屯镇建设路,全长800米,已完成了8处“三线”下地及龙门架广告牌的设置,升级店铺广告牌,并增植香樟树81棵,使街道既功能完备又美观宜人。改造后的人行道平整宽敞,盲道畅通无阻,路灯璀璨夺目,为居民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。
示范主街新增的龙门架广告牌,不仅设计新颖,更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山狮文化、擂茶文化及红色遗址等地方特色,让江屯镇的文化底蕴跃然眼前,深入人心。
农贸市场
江屯镇农贸市场经过精心升级改造,现已焕然一新,宽敞明亮,环境整洁。市场总使用面积500平方米,内部设有23个档位,各类商品琳琅满目,满足居民日常购物需求。
此外,市场还配备了办公室和公厕等基础设施,为商户和顾客提供贴心服务。相关管理制度也已完善并上墙,确保市场运营有序、管理规范。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,营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,让居民在购物中享受到更加舒适、便捷的体验。
美丽圩镇客厅
江屯镇美丽圩镇客厅坐落于江屯文化广场东侧,不仅是一处集休闲与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,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
步入展示厅,还可以了解江屯的历史沿革、发展规划、特色农产品及民俗文化等内容,让人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与勃勃生机。
圩镇客厅不仅承载着展示地方文化的使命,更将文化展示与休闲功能完美融合。住在附近的居民谭女士表示,自从会客厅建成后,工作之余会经常和家人、朋友相聚会客厅,喝奶茶、品小吃等,来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。
群众 谭银英
现在建有江屯会客厅,变化很大,平时我会和家人、朋友过来喝奶茶、吃点小吃、聊聊天。附近还建了很多健身娱乐设施,可供居民锻炼身体。环境美了,心情都变好了。
江屯的这些新变化
你感受到了吗?
有空亲临现场“打卡”
感觉下江屯独特的“美”吧~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富华优配_股票配资网站_民间配资炒股观点